2023-02-07 00:37:41来源:网络收集作者:未知
《破碎的星球》第二部
《方尖碑之门》
【美】N·K·杰米辛 著
雒城 译
给那些别无选择,只能让他们的孩子为战场做好准备的人。
上接《破碎的星球》第一部《第五季》
在凯斯特瑞姆,埃勒巴斯特讲述了他的经历:在喵呜被炮弹重伤后,安提莫妮不顾他的反抗,带着埃勒巴斯特来到了星球的另一端,一处被海洋包围的古老的原基人的城市。人类早已消亡,只有数百个食岩人过着无意识的生活。埃勒巴斯特见识了与支点学院一样的六角形大坑,原基人就是在这里制造方尖碑。他们获取的力量使月球脱离了地月轨道,地球因此毁灭,最初的灾季破碎季从此开启。无数的时间过去了,所有人都忘了事情的起因。一场三方战争正在上演,三股势力都想结束战争,其中两方正在决定如何处置第三方——人类。一方想让人类死光,而有一方想让人类被消除影响,变得无害,像食岩人那样。
埃勒巴斯特想要重建地月平衡,以此永远的终结灾季。他引发地裂,完成了第一次月球轨道修正,也因此透支了力量,身体逐渐石化,并被他的食岩人安提莫妮不断吃掉。他需要伊松来完成第二次修正:连接二百一十六块方尖碑,释放出足够的力量把月亮重新带回地球轨道。为此他教导伊松使用“魔法”,一种在原基力之上的、更本质的力量。他让伊松隐知他体内的银白色线条,那是魔法的表现形式;让伊松学着连接并控制方尖碑;告诉伊松连接方尖碑的方法:首先是一个网络,然后是一扇门,以缟玛瑙碑为钥匙。但是伊松总是对抗埃勒巴斯特的教导,使得他们的进展并不顺利。
凯斯特瑞姆在此期间遭遇了许多变故,首先是煮水虫(一种吸附在动物身上,用热量杀死它们的数量庞大的食腐昆虫)的袭击,在埃勒巴斯特的示范下,伊松用原基力杀死了它们;然后是汤基,在对凯斯特瑞姆晶体球内的遗迹进行非法探索时,一枚金属片钻进了他的体内,并通过动脉向脑干移动。伊松不得不切断了他的手臂。最后是附近社群泰特黑的血腥警告,他们把尸体穿起来以此宣称主权。最大的危机是他们被来自赤道的、从地裂中幸存的城市雷纳尼斯的侵略,他们不仅有数量可观的军队,而且有食岩人的帮助。雷纳尼斯要求凯斯特瑞姆的普通人抛弃所有的原基人,跟他们一起北上,并且挑起了凯斯特瑞姆的普通人和原基人的对立。雷纳尼斯的仇恨来自他们的实际控制者,食岩人“灰人”对伊松的敌意。因为伊松打开方尖碑之门的目的与灰人不同,灰人在不能控制伊松的情况下决心杀死她。伊松的食岩人伙伴霍亚与灰人战斗,却被打成了碎片,在伊松的帮助下恢复了食岩人的本来面目。
在一次凯斯特瑞姆的内部对抗中,伊松险些失控杀死所有人。埃勒巴斯特拼尽了最后一丝力气阻止了她,也因此彻底变为一座石雕,就此死去。伊松没能阻止埃勒巴斯特的遗体被安提莫妮带走。埃勒巴斯特的死激发了伊松的意志,她拿起埃勒巴斯特的遗物——尖晶石碑,缩小到大剑大小的方尖碑——强硬地统一了人们的思想,团结一致对抗外敌。
战争开始了,凯斯特瑞姆用炸药炸毁了所有隧道来防守,雷纳尼斯借助压倒性的人数优势反复进攻。在凯斯特瑞姆的野生原基人领袖依卡的指导和帮助下,伊松学会了使用魔法并用魔法连接原基人、方尖碑的方法。她连接起凯斯特瑞姆所有的原基人和她能控制的方尖碑,用原基力冰冻了凯斯特瑞姆上城,以此激发了隐藏在土地里数以百万计的煮水虫的危机感。它们蜂拥而上,进攻雷纳尼斯人,最终团灭了他们。这时雷纳尼斯的食岩人开始了对原基人的攻击,情急之下伊松突破了对魔法的领悟,她发现了方尖碑是魔法结节的的本质,顺利连接起数以百计的方尖碑,并把方尖碑抛向食岩人,把他们封印其中。食岩人的进攻退却了,灰人也不知去向。伊松的感知力和控制力已经达到了行星尺度,她找到赤道上的雷纳尼斯城,把所有人石化致死,凯斯特瑞姆胜利了,却也变成了废墟。
伊松寻找她的女儿奈松,发现了几座她无法连接并控制的方尖碑,她知道那就是她的女儿。伊松解除了连接,在失去意识前,她感觉到几个善意的食岩人来到她的身边,安提莫妮,还有——
另外一个食岩人:高,瘦,身上那套“衣服”有点儿古怪。全身雪白,尽管五官是东海岸人的形状:丰满的嘴唇,长长的鼻子,高颧骨,还有细细雕刻出来的一头鬈发。只有它的那双眼睛是黑的,尽管它看你的样子,只有一点点似曾相识,带着困惑和一丝应该是(但又不太可能是)记忆的东西……那双眼睛,的确有几分熟悉。
真讽刺。这是你第一次看到这样的食岩人,全身质料都是雪花白石,那个词,读作埃勒巴斯特。
伊松一只胳膊变成了石头,霍亚把她放在医生勒拿的病床上。凯斯特瑞姆已经几乎毁灭,勒拿与领袖们在霍亚的指引下,收拾行装北上,准备去接收雷纳尼斯——那里的生命被伊松全灭,但是城市和储备依然在。
在埃勒巴斯特制造地裂之前,伊松不到三岁的儿子小仔还活在世上的时候,她八岁的女儿奈松曾送给镇上的讲经人一枚钻石原石作为献礼。这颗钻石是奈松偷偷用奈松的原基力找到的,任何人都不知道。讲经人把钻石还给了奈松的爸爸杰嘎,杰嘎因此有所猜疑。当小仔透过爸爸的衣服发现了钻石的时候,杰嘎确认了他的猜想:他的孩子们是基贼。杰嘎年幼的时候曾经险些死于基贼小伙伴的冰冻,所以他对基贼有着病态的恐惧,这种恐惧总是让他怒不可遏。他迸发出怒火,活生生打死了亲生儿子。还好他对女儿的爱更胜一筹,他饶了奈松一命,并带她离开了镇子,抱着一丝幻想,去寻找一个传言中能消除原基人原基力、让他们变回普通人的地方——“月亮”。
他们在路上历经了千辛万苦。杰嘎好多次险些控制不住自己的恐惧和怒火将奈松打死,奈松只能表演得楚楚可怜来苟且偷生,这也使她对父亲的爱消失殆尽。
她的童年已死,一去不回。但这总胜过她的一切皆死,奈松明白这个。
在奈松脑子里,他现在只是杰嘎。从此以后,他将永远都是杰嘎,再也不会是爸爸,除非是当作称呼,在奈松需要缰绳来驱使他的时候。
他们来到了杰基蒂村,在这里杰嘎被匪帮用标枪射断了腿,一名身手不凡的剑士救了他们,竟然是曾经的守护者沙法。杰嘎因为石匠的本领被村子接纳,而奈松被沙法带到了“寻月居”,一处生活着三名幸存的守护者和九名原基人孩子的地方。杰嘎以为她去学习消除她的原基力,但奈松却在守护者的指导下学习使用原基力。事实上,包括沙法在内的三名守护者都是被“污染”的守护者。
沙法,母亲拥有冰白之眼,父亲是野生的原基人。年幼的时候,被其他守护者绑在绳床上(跟站点维护者的一样),在隐知盘的位置植入了一种名为“核石”的金属片(与汤基遭遇的那个一样),它释放出银白色的魔法线条控制了守护者的身体,使他失去自我,被主人所控制。他被赋予魔法的力量以及长生不老,代价是无时无刻不承受痛苦的鞭策,因此只能用微笑来缓解。沙法曾经是个冷酷无情的杀手,他杀死过无数人,包括埃勒巴斯特的守护者莱瑟特——那时埃勒巴斯特已经把她的核石取出,使她变成一个虚弱、衰朽但是和蔼、幸福的老婆婆——沙法本能的扭断了她的脖子。
但是在喵坞,茜奈特制造的超级大爆炸之时,沙法幸存了下来,也因此受到了“污染”,他摆脱了部分控制。但他还是杀死了救了他的老渔民的全家,只为了从他们身上吸取一丁点的魔力来缓解自己的疼痛。他隐瞒了这一切,并且带走了老渔民的原基人孙子埃兹。
不要被骗。守护者要比桑泽古国古老得多,而且他们并不为我们效力。
——穆萨蒂皇帝留下的最后遗言,记录于他被处死之前。
奈松对魔法有着超常的敏感,她的进步非常之快。她能够感受到守护者体内的银白色魔力和他们的核石,虽然她不知道那是什么。守护者本来应该毫不犹豫地杀死知道这些秘密的人,但是沙法手下留情,他选择了包庇并且保护奈松。
奈松无意识地与一座蓝宝石色的方尖碑建立了联系,失控的魔法把名叫埃兹的男孩变成了石雕。她也因此发现了赤道上一座幸存城市和支点学院南极分院的存在。分院的原基人已经杀死了他们的守护者,实现了自治。沙法和他的同伴清洗了分院,奈松用魔法把学院所有人变成了石头。因为她憎恨学院,学院曾经冷酷无情的对待她的妈妈伊松,而她的妈妈又同样冷酷无情的对待她。即使她从中受益良多。
支点学院名义上是由原基人运转的——经过挑选和驯化的原基人,小心改造和甄选过,所以这些人懂得服从。他们知道自己的本分。如果一个选择是死亡,另一个选择,是极为渺茫的、被世界接纳的可能性,他们就会在绝望中选择生存机会,而我们利用了这一点。我们迫使他们变得绝望。
奈松的超凡能力引起了食岩人的注意,一名灰色的食岩人找到了奈松,奈松叫他“灰铁”。灰铁教会了奈松精细的控制魔力以此消除沙法疼痛的方法,即消除核石控制力的方法。两人结成了盟友,因为守护者的主人也是灰铁的敌人,奈松与之对抗,就是帮助灰铁。
其他的两名守护者开始找机会杀掉奈松,但是沙法一直默默地保护她。奈松不断地联系精细的控制银白色的魔法线条,最终达到了能够进行外科手术的程度。但是沙法拒绝了奈松取出核石的提议,因为他不想衰老、虚弱,他还需要力量来保护奈松,即使这力量使他永远疼痛。
奈松难得的回到了爸爸杰嘎的家中。后者曾经因为寻找她而被守护者沙法狠狠的教训。但是杰嘎对奈松的憎恨溢于言表,他要对奈松施暴,奈松用冰封给了他教训,虽然没有直接杀死他。从此父女天各一方。
在伊松打开方尖碑之门、击退雷纳尼斯的食岩人之时,奈松感受到了。
不知为什么,奈松知道灰铁口中的那个“她”,就是指自己的妈妈。妈妈还活着,而且生了气,还有那么强大的力量。
在灰铁口中,伊松与制造方尖碑的古人一样,打开方尖碑之门的目的是为了毁灭敌人,这个目的渺小又自私。而大地父亲反击了试图奴役自己的人。
这时,杰嘎手握小刀前来袭击奈松。奈松把她的蓝宝石碑化为更小的如同大剑的尖晶石碑,亲手把杰嘎变成了破碎的石雕。灰铁警告奈松她将杀死她所爱的一切。为了不这样做,奈松向灰铁求助。灰铁告诉她要打开方尖碑之门,在月亮再度回到近地轨道的时候,把它拉回来。
沙法目睹了这一切,他没有阻止他们,反而为奈松感到痛苦。
沙法会永远爱她,不管她变成什么。
于是奈松转身,面向灰铁,说:“那么告诉我,怎样才能让月亮回家。”
下接《破碎的星球》第三部《巨石苍穹》
免责声明:文章图片应用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