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攻略 > knockback

knockback

2023-02-13 09:16:09来源:网络收集作者:未知

专门介绍轻武器的权威军事刊物!

*核心内容提要*

本文上篇对何为停止作用,弹头造成的物理效果影响以及弹头对神经系统和心理造成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今天将继续对枪弹侵彻能力、浅穿透与过穿透等进行深入分析。

对枪弹侵彻能力的要求

人体的重要器官都不在皮肤表层,如果弹头不能深入到重要器官,无论杀伤效果还是停止作用都会降低。所以很多学派都赞成侵彻能力是影响停止作用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对于理想的穿深应该是多少则有不同的观点。比如国际创伤弹道协会(IWBA)建议的穿深为12.5~14英寸(318~356mm)之间,而美国FBI的要求则是12~18英寸305~457mm)之间。对穿深要求的不同往往与能量转移和过度穿透的争论有关。

手枪弹、步枪弹与霰弹弹头在明胶试验中的空腔比较:虽然在穿甲能力上,步枪弹远高于手枪弹,但在对软组织的穿深中,低速的手枪弹反而比高速步枪弹“走得更远”

人体结构非常复杂,而人与人之间又不尽相同,再加上每个中枪者的中枪部位和弹头入射角度也不尽相同,因此某个侵彻深度在某种情形下能让目标立即停止,但在另一种情形下却可能起不到作用。

另一个极端的例子也是在前文提到的迈阿密枪战中,其中一名嫌疑犯被一发9mm空尖弹穿过手臂后再斜斜地穿过右胸腔射向心脏部位,但剩下的能量使这枚弹头没有对目标造成致命伤。

反对“过穿透”的人认为,如果弹头穿过人体,就意味着弹头携带的能量没有全部转移到人体组织上。

现在美国许多警察都在警用手枪上使用空尖弹,这是因为城市执法行动中对于过穿透有另一种顾虑:弹头穿过嫌犯后,可能对嫌犯身后的平民构成威胁。但是即使是浅穿透的空尖弹,如果只是打中四肢或其他薄弱部位,仍可能发生过穿透的情形,更不要说根本没打中目标的枪弹了。所以,枪法比枪弹更重要。

曾经FBI HRT认为9mm口径MP5冲锋枪的停止作用可能不太够,专门装备了10mm AUTO口径的MP5/10冲锋枪

而根据FBI的一项研究发现,0.223英寸雷明顿步枪弹在射击人体组织时,比起9mm手枪弹更不容易发生过穿透的现象。虽然在侵彻性能上,高速的5.56mm步枪弹要强于低速的9mm手枪弹,但这种弹头在进入人体后会翻滚、变形,因此对人体的穿深反而没低速手枪弹的穿深大。现今,用5.56mm口径卡宾枪或短步枪替换原来的9mm口径MP5冲锋枪的特警单位越来越多,正是基于这一研究的结果。

浅穿透与过穿透

能量转移学派的人认为,要把弹头的能量更多地转移到目标身上,才能增强破坏力,才有更好的停止作用,所以这一派别特别赞成“浅穿透”,而反对“过穿透”。

但另一个派别的人则认为,当过穿透发生时,意味着目标身上有两个伤口在流血,可以加快失血的速度,即使不致命,也能更快地因为失血过多而晕厥。而浅穿透则可能导致永久空腔不能到达重要器官,如果没有命中要害部位,失血的速度也会很慢,起不到停止目标的作用。

用肥皂进行弹道创伤的试验

其实这个争论主要是体现在威力较低的弹药上,对于大威力弹药就没这个问题了——枪弹的能量足够大,分一点出去又有啥关系?

因此与其说“手枪比步枪更注重停止作用”,不如说是“手枪不得不比步枪更注重停止作用”。

远达效应与“击倒”效果

这是1930年代提出的理论,认为远离伤道部位也可能发生损伤,当时称之为远达效应(far reaching effect)。其实,这与人体70%为水份有关,这一理论与高速枪弹打入水桶后由于液压波的传递而产生的爆炸冲击相似。

不过有些学派则基于一些验尸结果中很少发现在远隔部位会有损伤,他们以此为理由而否认远达效应的存在。

但赞成远达效应的人则认为,远达效应的表现与瞬时空腔有关,因为瞬时空腔是会恢复的,而远达效应产生作用就在那一瞬间内。因此远达效应是高速步枪弹才能有的效果,一般手枪弹体现不出来。

小口径高速弹与中口径中间威力弹在明胶试验中的比较,如图所示:同样是5.56mm NATO弹,M995穿甲弹的永久空腔比M855普通弹要小得多;7.62mm NATO弹,过穿透比5.56mm弹严重,停止作用也比5.56mm弹大得多。而如果单纯看弹头的尺寸,俄式7.62mm弹要比5.56mm NATO弹大,但由于俄式7.62mm弹进入人体后不易翻滚,因此打出来的永久空腔就要小得多,但在穿透能力上,俄式7.62mm弹要强一些。所以穿透能力与停止作用并非简单的关系

“击倒”效果是能量转移学派的一个延伸理论,指当弹头的所有能量都转移到人身上时,可能会产生“击倒”(Knock back)的效果,即中枪者中弹后倒地。

以“Manstopper”而著称的0.45 英寸ACP弹的枪口动能大约相当于1磅(0.45kg)重的物体从3.5m的高度自由下落至地面瞬间所具有的动能。如果同时没有肉体创伤、心理冲击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只靠这点力量是无法让一个站稳的人跌倒在地的。

【下期预告】

本文下期将介绍大洞学派之说,探讨增强停止作用的方法,敬请关注

编辑:王晨阳 谢阳

校对:刘兰芳 魏开功

轻兵器官方微博:@轻兵器

轻兵器头条号:轻兵器

轻兵器抖音号:qingbingqi

免责声明:文章图片应用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推荐 更多+
最新攻略更多+